阅读《李叔同:在爱和自由中行走》
李叔同:在爱和自由中行走 粲金居士
粲金居士编著的《李叔同(在爱和自由中行走)》介绍了,李叔同出身豪门,风度翩翩、才华横溢,在诗赋文章、金石书画、戏剧音乐等众多领域里均有建树。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,他就是一枚标准高富帅。然而在他39岁那年,他却落发为僧,宁与古佛青灯相伴。做这样的决定,非他寡情薄义。在他眼中,人生终归是悲欣交集,快乐和痛苦、喜悦和悲伤总是如影随形。只有放下尘世中一切,追随佛法,才能展获得真正的爱和自由。而具足慈悲的爱才是超脱一切痛苦的解药。
◆ 晚晴老人的晚晴山房
从新生到衰败,再到长出新的枝芽,生命的轮回是如此简洁、纯然。
写的真好。一切皆是天意!
曾在黑夜中跌跌撞撞之人,才能懂得自然的慈悲与长情。命运自有安排,所以不必纠结于转角处是万紫千红,还是黯然荒芜,时光总会给一直走在路上的人,一个恰当的交代与偿还。
曾在黑夜中跌跌撞撞之人,才能懂得自然的慈悲与长情。命运自有安排,所以不必纠结于转角处是万紫千红,还是黯然荒芜,时光总会给一直走在路上的人,一个恰当的交代与偿还。
生命将近时,他选择与时光握手言好,与岁月不计前嫌,达观而释然、朴素而圆润,即使做不到心静如水,至少再不会大悲大喜。
心有所属,哪里皆是归宿;心若流浪,身处何方皆是漂泊。
不管从哪里出发,皆会回到原点。即便知道无法逃脱结局,也要一个全然的过程。
◆ 一座城,一禅僧
群鸟在空中飞过,不曾留下痕迹。人们在路上行走,脚印也会被风掩埋。一切都是虚妄,只有心中的信仰,可超脱无涯的时间,在荒芜的世间,成为永恒。
浮躁的让人感觉无所事事!
将自己的心托付给信仰,即便终日做着同一件事,亦感幸运。弘一法师始终告诉自己,凡事不必叩问意义,存在本身即是一种意义。
将自己的心托付给信仰,即便终日做着同一件事,亦感幸运。弘一法师始终告诉自己,凡事不必叩问意义,存在本身即是一种意义。
戒是无上菩提本
佛为一切智慧灯
心境澄明,虽近黄昏,眼中景致亦是无限美好。
◆ 心无杂念,哪里都是归程
清晨,花开无声;黄昏,空中无痕。在晨昏暮晓的轮回中,自然中总会有新的寓意与启示,只要善于倾听内心的声音。
清晨,花开无声;黄昏,空中无痕。在晨昏暮晓的轮回中,自然中总会有新的寓意与启示,只要善于倾听内心的声音。
清晨,花开无声;黄昏,空中无痕。在晨昏暮晓的轮回中,自然中总会有新的寓意与启示,只要善于倾听内心的声音。
◆ 花开次第,悲欣交集
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时光匆匆,走走停停,所有美好的、惨淡的,都将沦为回忆,有些化作天边绚烂的虹,有些凝成心底深刻的疤。
梦做得真切,即可算作是现实;琐事做到极致,亦成艺术。
梦做得真切,即可算作是现实;琐事做到极致,亦成艺术。
梦做得真切,即可算作是现实;琐事做到极致,亦成艺术。
◆ 第一卷 月落乌啼
刚开始看这本书时,我特别好奇弘一法师的成长历程,是什么让这个才情少年在正值风华正茂之时看破一切,我还特地百度了下法师的生平,下文的介绍或许能有更好的诠释!
第一卷 月落乌啼
年少时,一切皆染着梦的色泽。梦境中,恰逢烟花三月天,姹紫嫣红皆开遍,莺飞燕啼柳渐浓。彼时,山在,水在,大地在,岁月亦在。人间正花红,青春正年少,他满腹才情,以梦为马,有众人追捧,又邂逅了你情我愿的爱恋,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。
年少时,一切皆染着梦的色泽。梦境中,恰逢烟花三月天,姹紫嫣红皆开遍,莺飞燕啼柳渐浓。彼时,山在,水在,大地在,岁月亦在。人间正花红,青春正年少,他满腹才情,以梦为马,有众人追捧,又邂逅了你情我愿的爱恋,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。
万事皆空,一切如云似雾,美好之人与美好之事都脆弱且短暂,人们却偏偏喜欢追逐水中之月,镜中之花。说不清人生如戏,还是戏如人生,但人们却演得如此认真。
看不透的觉得终点就在不远处,给人以恐慌;看得透的觉得这是一个过程,享受这一过程,将其过的有意义!
每个人自出生之日,便为死做着准备,时辰一到,便得孤身前往幽冥之界,无人幸免,或许这才是人生永恒的归宿,就如同落叶回归大地一样。
每个人自出生之日,便为死做着准备,时辰一到,便得孤身前往幽冥之界,无人幸免,或许这才是人生永恒的归宿,就如同落叶回归大地一样。
◆ 第二章 初梦:取次花丛懒回顾
终究是要走的,挽留无用,怀念徒劳,且顺从命运的安排,不存怨念,不必惶恐。
确实,别说那个动荡的年代,就是如今,离家多年,感觉那是梦里的故乡了,再也回不去了!
人生不过就是一个有去无回的过程。
人生不过就是一个有去无回的过程。
于所有人而言!
于他而言,幸福之定义,即是寻到了真正的自己,做内心想做的事。
于他而言,幸福之定义,即是寻到了真正的自己,做内心想做的事。
◆ 第三章 秋寒:零星旧梦半浮沉
人生不过是一个圆圈,无论怎样走,皆能回到原点。出发,有时不过是踏上了通往原地的另一条路径。从前的起点,也时常是当下的终点。
家中的妻子,就好似一杯白开水,无色亦无味,不过是日常所需;外面的女子,则宛如一把折扇,他总是想瞧瞧其中折叠着怎样的景致。
◆ 第四章 天涯:梦里花枝不解愁
就这样,他告别了舞台,又换上了藏青色和服。这终究是一段华丽的冒险,历经了险滩,体味到了刺激与快感,一切足矣。
真正的爱,从来都不是追随与成全!
爱情,从来都是追随与成全。
爱情,从来都是追随与成全。
新欢与旧识怎能相见?
李叔同只说了一句“很快的”,就提着行李转身离去。他并不知晓,对等待之人而言,每一秒都是煎熬。被爱之人,总是这样有恃无恐。
李叔同只说了一句“很快的”,就提着行李转身离去。他并不知晓,对等待之人而言,每一秒都是煎熬。被爱之人,总是这样有恃无恐。
悲哀啊
他是浪子,终要以天涯海角为家。她是深闺少妇,终要把等待像刺绣那样刺进生命。
谁都没有错,错的只是这一圈圈流年。
◆ 第六章 空门:万籁俱寂丛林寒
属于你的终会穿过曲折的山路与朦胧的雾霭,与你久别重逢,要耐心等待。
人与佛有缘,即便涉世甚深,时机到时,亦能明晓心之所向。
人与佛有缘,即便涉世甚深,时机到时,亦能明晓心之所向。
每一条路,都用脚步丈量;每一寸光阴,都用身心细细体会。胸中荡着清气,眼中满是安详。
人与佛有缘,即便涉世甚深,时机到时,亦能明晓心之所向。
每一条路,都用脚步丈量;每一寸光阴,都用身心细细体会。胸中荡着清气,眼中满是安详。
妄念舍去,真心常驻,是为修行之法。没有获得何从舍去?没有经历过的人也就无从谈修行!
妄念舍去,真心常驻,是为修行之法。
妄念舍去,真心常驻,是为修行之法。
妄念舍去,真心常驻,是为修行之法。
妄念舍去,真心常驻,是为修行之法。
流水涓涓而流,树叶飒飒而响,自然之声并非入了耳,而是入了心。
◆ 第七章 莲花:唯愿灵光普万方
晨昏暮晓,轮回往复。路没有终点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
尊重四时节气,对万物报以敬畏之心,这已是弘一法师最自然的状态。
对于一切事物,不为因袭的成见所束缚,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,如实观照领略,这才是真解脱,真享乐。
对于一切事物,不为因袭的成见所束缚,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,如实观照领略,这才是真解脱,真享乐。
对于一切事物,不为因袭的成见所束缚,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,如实观照领略,这才是真解脱,真享乐。
◆ 附录二 送别:弘一大师经典诗文选
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。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。一壶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。
- 上一篇: 阅读《男孩的学习力》2
- 下一篇: 杂记之要有打仗的感觉